close

逛家樂福時,買了洪仲清醫師的"跟自己和好"這本書

裡頭有一篇"錯誤的樂觀主義"

內容是:

我身邊的幾位朋友,有超級樂觀的正向信念

A君說: 「我很少生氣,也很少難過」說話的態度,頗得意,事實上,A君不是不會難過,只是不善於表達。

B君說:「我不會覺得生氣,就算身邊沒什麼朋友,我也可以過得很自在」事實上,B君曾提過自己社交技巧不好,常交不到朋友,神色悵然。

C君說:「我不會在意,當做沒事,就不會生氣了!」事實上,C君很容易生氣,偏偏自己又不太敏感。

他們似乎都錯誤地內化了「不可以生氣」的社會價值觀,並且用非常正向的說辭去包裝,如果我們的自我察覺不夠,會更深化這樣的傾向,反而造成情緒管理上的困難。

讓我們換個方式說,如果我們想著「只要睡一覺起來,明天一定會更好!」用這樣的信念生活,解決問題的效果應該很有限。

但如果我們這樣想:「現在確實很糟,但是我們一點一點的努力,可能還是有改善的機會!」清楚現況,化為行動,比較有助於突破困境。

瞭解與接受事實,而非徒有美好的信念,或著放棄把錯覺當現實,更能幫助我們掌握生活。有勇氣面對現實的樂觀,才是真樂觀。

 

看到這篇,好像看到自己,我是位得到再生不良性貧血的病患,當時維持自己樂觀面對病情的信念就是: 「我只是血比較少,其實我跟正常人沒啥兩樣,是個現代吸血鬼,哈哈」以正常人自居,做一些超過體力負荷的事,影響病情。有時回診,血液報告的數值低,也會安慰自己沒關係下次會更好,要更樂觀面對病情,只抱持著樂觀的信念生活,忽略一些現實,所以當朋友跟我說你的狀況變不好了,我心底的OS,有時會覺得為何要潑冷水,應該是鼓勵我下次會更好才是。

但其實,當數值不好時,我也沒做什麼努力,朋友建議我運動、早睡…一堆可能有幫助的想法,都被我否決。打從心裡覺得只要我樂觀面對病情,努力看醫生,聽醫生的話,應該就會好轉,沒想過自己是該做些努力,或許將信念轉換成「雖然現在數值不好,我可以做些努力阿,還是有改善的機會!」比單純抱持著"下次會更好的"的美好信念,我想會實際點。

arrow
arrow
    文章標籤
    讀後感
    全站熱搜

    Rstsas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